“偏差值”这个词本身就给人歪曲教育和学生的坏人的印象。不过,如果没有偏差值这一客观指标,选择理想院校将更多地依赖于升学指导老师对学生的主观印象,同样有失偏颇。不少学生还盲目参加自己根本不可能考上的学校的考试,无形中落榜现象激增。
据日本BLOGOS网站3月18日报道,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1983年发表了《教育改革七大构想》,控诉当时的人们只追求偏差值而忽视人性,也使偏差值成为歪曲教育的恶势力的象征。中曾根主张摆脱当时只重视应试的教育现状。偏差值这一抽象概念成了应试教育的替罪羊,中曾根的话发人深省,在媒体和国民中造成很大反响。二战结束后,日本一改学习指导要领方针,“宽松教育”也正始于此时。偏差值原本只是一个单纯的统计数值,却被当成了恶势力的象征。
据了解,日本媒体在报道学生学习能力下降时,常常引用经济合作开发机构(OECD)调查的学生学习成绩数据(PISA),这里的成绩并不是学生的原始成绩,而是由平均成绩500乘以标准偏差100得出的偏差值。一般的智商测试的成绩也是平均值100乘以标准偏差15得出的偏差值。如果是大型有影响力的测试的结果,根本不公开原始成绩,只公布偏差值。有人说偏差值是日本文化的产物,但这明显是一种误解。
造成应试竞争的根源究竟是什么?其构造原因是教育的普及化和平等化。日本的教育制度被称作“单线型”,所有人都在同一条路上前进。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高中入学率超过90%,上高中变得不再稀奇。这是日本政府希望每个公民都能平等获得教育的结果,“只要努力,每个人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”的思想普及。能进好学校是个人努力的成果,进一般学校是因为努力不够。这导致仅凭偏差值就能进好学校的人比其他人优秀的观念滋生。
对此,一些有识之士指出,为了把学生从偏差值中解放出来,重点不是废除偏差值,而是使人们认识到根据偏差值选择理想院校毫无意义。不能单纯依据偏差值,而是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文化内涵来选择学校。为此,日本的学校必须想办法发挥出更多个性,但从现行的学习指导要领和制定教科书来看,要做到这样似乎很难。